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ORA甲骨数链为国人所知的时机并不是太好,彼时,区块链正经历着哀鸿遍野、众人皆苦的大熊市,大盘一片惨淡,社群消无声息,很多人信仰崩塌,很多人投资打了水漂打算退圈,ORA却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2018年11月,全球的分布式存储行业正走向黑云压城的境况。以最广为人知的Filecoin为例,因为很多资金盘传销盘打着Filecoin名义行欺诈之事,导致很多人对IPFS和Filecoin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在Filecoin都不能完全避免质疑和诋毁的时候,更多的分布式存储项目出来,面临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这个领域都不乏新入场者,但如同ORA这样一出现便以黑马的姿态出来,还是比较另类和少见。

星鉴网在香港参加香港区块链协会举办的新春峰会时,正值ORA甲骨数链荣获香港区块链协会授予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奖」,在会场有幸见到了ORA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石柱先生。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石柱,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创始人兼共同主席、现任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曾于中国商务部工作15年,其间曾任中国驻新西兰商务领事,2008年经“优才计划”移居香港。


作为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创始人兼共同主席,他对区块链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如P2P动态组网、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底层公链等技术将会改变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将会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的价值信任基础。


目前任ORA项目北美区CEO的菲尔·保罗先生是石柱的朋友。菲尔·保罗和美国的第一代互联网人相熟,交流颇多,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局限点也知之甚广。

菲尔·保罗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翻译成中文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两人经过多次深谈,对于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想法不谋而合。菲尔·保罗认为区块链发展至今仍然饱受诟病,就是因为喊了那么久的商业应用无落地,而导致落地难的原因是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备,不具备承载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能力,不仅开发困难,开发出来用户使用也困难。


没有优秀的底层公链就无法孕育出最上层繁荣的应用生态。所以,ORA两位联合创始人最初的愿景便是让ORA成为整个互联网和区块链底层建设的加速器。


“最后我们选定了分布式存储这个领域,因为我们认为它是区块链应用的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传输这三个基础问题的底层和支撑,也是区块链能否从概念走向落地、从理想成为现实的关键点。”石柱说到。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ORA甲骨数链通过构建一个分布式的区块链数据库存储,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整个互联网的性能,突破瓶颈、解决问题。ORA以其分布式的特性,作为以去中心化为理念的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将助推区块链应用落地。

一个新项目,要进入市场,首先便是给自己打上让用户一见难忘的标签。ORA亚太区的团队很聪明,懂得抓住重点。直接给ORA定位为“天赋数据主权”、“IPFS的Plus版”、“全球区块链数据库领导者”,这样一来,只要关注区块链存储、关注大数据、关注IPFS的人,看到这些标签自然会多留意两眼。

当然,贴标签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证明自己,只会被人质疑蹭热点,只会适得其反。那么ORA是如何验证这个标签的呢?

首先,从涵义上来看,IPFS是分布式存储和互联网通信协议,而ORA则是一个数据库存储的区块链项目。以IPFS/Filecoin为代表的文件存储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所以目前在IPFS只能搭建静态网页。而数据库则可以支持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动态数据需求,满足DApp、DWeb、DGame的静态、动态数据需求。所以,从涵义上看,称ORA为“IPFS的Plus版”,逻辑是能够自洽的。

其实,从数据确权来看,ORA之所以说是天赋数据主权,主要是因为它跟很多以数据确权为目标的区块链项目不一样,其他区块链均是在数据产生了以后,再把它放到链上去确定权属。而ORA生态里的应用数据则是产生在链上,在数据产生的一霎那就确定了所有权,更为真实可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据清算的功能。

最后,从基础设施支撑来看,随着5G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将获得一个巨大的飞跃,IOT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持续产生海量的数据。5G、AI、IOT、BigData、Blockchain等本质上是围绕海量的数据资源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仓库用于数据的确权、流通、加工、再分发等过程的实现,这就是ORA肩负的使命。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显然,ORA的团队和发展速度是令人惊艳的。公链、应用、用户、Token,四驾马车并驾齐驱,一点也不耽误,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文体两开花”、“多管齐下”。


早已拿到融资,但仍然在产品雏形完善后,才对外公布。一边祭出融资、并购大招,一边就已将并购的BFOS公链上数以千计的矿工据为己有。随即,ORA的Token便全球首发澳洲悉尼数字货币交易所,一个月后又上了VVBTC数字货币交易所,从发行价2元到8元多,一路涨势喜人,用户群情激昂,自发建立ORA社区为ORA发声。

单凭Token的价格和用户数量这样的数字来评判略显武断,但仔细研究ORA的商业模式,其哲学意味在于并非想要干掉谁,而是通过重构行业价值链条,让团队、合作方、矿工等各方都“爽了一点”。在这个一谈区块链就必然“你争我夺”、“各自为政”的时代,“共赢”还是个颇为稀缺的词汇。因此,我们可以在ORA的社区里看到矿工的热捧;从ORA的各个合作方嘴里听到各种溢美之词;尽管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但ORA广为人知也有好几个月了。在区块链圈子里,三个月足以对一个项目作出深刻评判。

“ORA是一个开放的、协作的、重构而不是消灭的健康模式,它没有直接的竞争标的,它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立足点,跟看似相同实则相异的存储类项目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所以,未来,它将会把边界打破,而无边界的ORA则将容纳更多更好的合作方。”石柱信奉“小胜靠智,大赢靠德”,德是什么,在区块链里,德就是良心团队、专业素养、认真做事、用户为先。

“我们专注于数据库存储这个核心目标,挖掘它更深层次的潜力。”石柱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思考ORA未来愿景。

分布式存储还未演变为巨头争夺的延伸战场。如果不出意外,Filecoin、ORA、Yottachain、Lambda、NBS等等,都将成为未来故事的重要角色。ORA发展的关键是,作为ORA甲骨数链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的石柱和北美区首席执行官的菲尔·保罗,究竟打算怎样打造这个行业的未来战场?

目前,基于ORA开发的应用已经有若干个,但石总对此三缄其口,兴许是时机未到。


近日,ORA也发布了全球招募硬件支持方的计划,据悉,已经有十几家硬件设备供应商已提交了申请,这说明ORA确实解了硬件设备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侧面说明它被广泛认可。

写在最后

在区块链战场,一家连仗都没打过的公司,算不上一家好公司。ORA目前在我看来,还有点独善其身的意思,石柱及其团队均没有跟圈子里的同行有过多交流,届时,他们就会知道,有时候,团队的战斗力就在跟同行交流的暗潮涌动中被锻炼出来。

纵观现在的区块链存储,于用户而言,存储不算痛点,数据确权依然是隔靴搔痒,用户的阵痛远远未到时候;于企业而言,存储虽是痛点,但心里的犹疑还未拨云见日,也持观望态度。所以,区块链存储的成长路径上磕磕绊绊必不会少,虽然时间的洪流不能阻止其旺盛生命力的延续,但历史的车轮会碾碎很多名不副实、投机取巧的项目,唯有活下来的,才能称为英雄,我们静待ORA往后的表现。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石柱

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创始人兼共同主席

现任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


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十五年,曾被派驻中国新西兰大使馆担任商务领事。目前是中银香港旗下房地产投资基金董事、货币投资基金董事,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成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华联国际(969.HK)独立董事,深圳三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还担任若干社团职务,包括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创始人兼共同主席,中国文化基金会主席,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副秘书长,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副会长等。石先生对于项目投资和金融科技,企业经营与产业发展有独到见解,在投资和并购方面富有经验。

专访 | ORA甲骨数链亚太区CEO石柱:ORA一路高歌猛进

本文由 Ipfs币 作者:ipfs币 发表,其版权均为 Ipfs币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Ipfs币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8

发表评论